充電樁市場前景
“互相壓價、比拼價格這些商業競爭手段,現在已經蔓延至新興的充電樁行業。在針對一些地方的招投標時,一些投標者的報價只有行業平均報價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,我不知道這些企業真的中標后如何維持充電樁的正常運營。”
作為青島特銳德旗下專門負責充電業務的全資子公司,特來電的電動汽車群智能充電系統,集成了特銳德在高速變電設備領域的技術功底,具有“無樁充電,群管群控,遠程監控,節約土地,節省人力,智能柔性充電”等技術優勢,前期不需要太多土地占用,后期運營不需要人工現場管理。按道理來說,這樣的技術方案除了設備成本高一些,如果考慮到土地成本、運營維護成本,已經把充電站的建設與運營的成本盡可能往低控制了。
但即使這樣,在一些地方的充電樁招投標過程中,特來電還是會“敗”給一些企業。這些企業要么拼命壓低價格,把價格壓低到根據測算難以保證中標后充電樁運營的程度,要么地方人脈關系深厚,或者兩者兼而有之。
現在充電樁領域已經出現一些“皮包公司”,由有深厚的地方關系的人注冊公司,再找充電設備的供應商供貨,然后以較低的價格參與地方招標。這樣的企業,由于“有關系”往往在競標中勝出,但其報價頂多考慮了充電樁質保期內的成本,出了質保期的管理維護根本沒有計算在內。
國內有多少家充電樁公司?目前行業并無統一的數據,有不完全統計,充電樁行業有200家新興的創業公司,總體數量在600家以上。
去年11月發改委印發了充電設施發展指南,提出“十三五”末我國電動汽車保有量達到500萬輛,新增電樁達到480萬個,新增充電站達到1.2萬座的目標。由此衍生充電樁投資500億元,充電站投資600億元,總和1100億元的充電基礎設施市場,平均每年投資額將達到220億元。
8月1日,2016年《新能源汽車藍皮書》發布會上,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志新表示,截止2015年底,我國新能源車樁比不足10:1,成為當前制約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瓶頸。
一邊在抱怨充電樁不夠,一邊已建成的充電樁又得不到合理使用,充電樁建設似乎陷入兩難之局。市場研究數據顯示,目前充電樁的有效利用率僅為5%,空閑率高達70%,“僵尸”樁問題凸顯?,F階段,車主大都選擇在家充電,公共充電樁的用途并不是為了滿足實際充電需求,更多是為了克服消費者的里程焦慮。此外,汽車與充電樁不兼容問題導致消費者想用卻不能用,這也是造成充電樁使用率低的根本原因。
不同的企業在對同一種協議的解讀上會有所分歧,這就直接導致了協議一致性異常的現象。充電樁雖然出現了蓄電池異常,但是在協議解讀中依然允許充電,這也說明了國網標準對協議測試部分的規定還不夠明確,導致不同的企業對協議出現了不同的解讀。
協議一致性異常,對此,相關的標準也不斷地優化完善。這也意味著,充電樁的差異性會越來越小,直到達到完全統一。
毋庸置疑,充電樁市場有著廣闊的前景。而市場的發展如何統一,讓我們拭目以待。
本文標簽:
[推薦閱讀]
熱品推薦